本书既不是旅行攻略而不是介绍各个旅行景点的风光的书,本书用不同的人在不同城市的旅行或生活的经历,来描述那个城市的细节,比如城市的生活环境、风景、人文历史、生活习惯等等。本书艺术一节(普罗旺斯)的向导是梵高,好奇心(马德里)则是洪堡,对异国情调(阿姆斯特丹)的介绍则是福楼拜作为向导。说是向导,其实就是以那个人在当地的经历作为线索来展开叙述。
本书有一点跟我之前的想法类似,那就是旅行可以接触到陌生的人,欣赏陌生的风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你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一切,改变一些你不喜欢的东西,甚至重塑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也是我喜欢旅行的原因,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有机会去做出改变。
序
1.何谓理性支配?首先是人对自己无法离开自然与环境而封闭生存的确认;其次是人对自己和群体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对位置环境的向往;其三是人对外部美的发现和寻找,并从中获得自我体验。
2.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位置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
3.多少年后,如果我们的旅行队伍中少了很多扬旗吹哨的团队、匆匆追赶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从而大大提升了旅行的整体品质,那么,追根溯源,也许应该感谢这本书在上海的出版。
正文
1.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2.人类情绪受制于一种僵硬和不宽容的逻辑,若我们想象眼前的美景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而忽略这种逻辑,那我们就cuole.wulun是赏心悦目的事物,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诸如对理解、爱、宣泄和尊重的需求。——不要在旅行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不愉快,那会影响到你的心情,从而让你不能欣赏旅途中的美景
3.生活中很少有什么时刻能像飞机升空时那样让人释然。
4.飞机的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
5.雷蒙德~威廉姆斯曾指出,旅行,或者那种漫无目的的漂泊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们能让我们体验情感上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那时候出现了一种现象,外来的旅行者似乎比当地人道德高尚。
6.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有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的感受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使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不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
7.在异域,一个有吸引力的人除了具有我们本国人所具有的魅力之外,他所处国度的异域情调也让他生辉不少。如果爱是寻求那些我们自身所不具备、却为我们所爱之人独有的个性魅力,那么,当我们和异域情人相爱时,我们更有理由期待自己融入一种我们自身文化所缺失的价值和观念之中。
8.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因为风儿四散各地,然后在一个国家出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之地;但是,和福楼拜一样,我们长大成人后,都有依据内心的忠诚来想象性的重造我们的国家身份的自由。
9.人的身份认同多多少少都具有伸缩性,也就是说,我们的个性会随着周围的人或物的转变而变化。与某些人往来,可能会激发我们的慷慨和敏感,但与另一些人来往则会引发我们的好胜和嫉妒心。
10.有一种解释是,那些比我们强大威猛的东西不一定令我们感到憎恨。那些与我们意志相违的东西可能引起我们的愤怒和怨恨,然而它也可能让我们心生敬畏。而它们是否能引发我们的敬畏,则完全取决于它们貌似挑衅、恶劣和傲慢的同时,是否也具有尊贵之风度。看门人的自大傲慢令人生怨,迷雾笼罩的高山奇险则使人心生尊崇之意。强大却卑劣之物让人有被羞辱之感,但强大且尊贵之物则使我们敬畏。
11.即使我们不在沙漠中,别人的行为及自己的缺点也会让我们感到渺小。羞辱感是人类永远的危机。我们的意志常被违抗,愿望也常被阻挠。崇高的景观不会因此而直接揭示我们的不足。它们的吸引力在于提供我们一个新颖和有效的方法,去面对我们原已熟悉的缺憾。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重复着日常生活经常施予我们的教训:“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我们除了接受加诸意志之上的限制外,别无选择;许多的必然性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面对它们时,我们只能臣服”。
12.我的动机很单纯,快乐就是我的出发点,我在寻找美的踪迹。——(^__^) 嘻嘻……
13.我们探寻美的旅程也是这样;我们想要从哪里开始艺术之旅,艺术作品就从哪里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14.只有那些世界的角落已经被艺术家们描画或描写之后,我们才会有兴趣去探索它们。
15.艺术不可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创造热情,也不可能是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16.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得表达的欲望:“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17.拍照可以稍稍满足那种拥有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被一个地方的美丽所激起的;我们队将要失去一幅珍贵的图景的焦虑,会随着快门的每一次闪动而逐渐消失。
18.罗斯金因为人们如此少地注意到细节而感到痛苦:我们在旅行时,如果我们放弃每小时走100英里,从从容容的行进,我们或许会变得健康些、快乐些或明智些。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快,他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子弹飞的太快并不是好事;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19.技术也许让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美,但是它并没有使拥有或欣赏美的过程变得简单。
20.摄影给它的大多数使用者带来了严峻的问题:他的热情慢慢消失。使用者们不是把摄影作为积极而又意识的观察的一种补充,相反,他们将它作为一种替代物,以为只要有一张照片,自己就把握了世界的一部分。
21.对于一片景色真正的拥有,实质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注意到各种元素并且了解它们的结构。只要将眼睛睁开,我们就能见到许多美景,但是这份没在记忆中存留多久却要依赖于我们领悟它的用心的成都。照相机模糊了观看和注视之间、观看与拥有之间的区别;它或许可以让我们择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却可能不经意地使意欲获得美的努力显得多余。
22.当我们心情很好,而又看到阳光明媚时,我们会很容易将产生于我们自身之内的情绪归因于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影响。
23.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的待在他的房间里。
24.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队世界的看法通常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被一个同伴近距离的观察会阻止我们观察别人,我们忙于调整自己以满足同伴的疑问和评价,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看上去更正常,这样一来便影响了我们的求知欲。
25.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