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在切入互联网一周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归根结底还是你的时代。尽管前方雾霾重重,心中总会有光将你迎向光明的地方。

很幸运来到互联网这个行业,再见,嵌入式。你好,互联网。

本文分为切入互联网的原因、过程、发展和总结四个部分。

为什么要来互联网

简单版:钱。

详细版:

主要是因为对嵌入式岗位的职业上限和职业状态的恐惧。在福州的时候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嵌入式硬件和软件开发岗位的基层人员和技术leader,他们的职业上限、职业状态和生活状态,包括社交圈,跟我的预期有较大差异。

切入的过程

简单版:广州投奔小飞-》行业分析报告方式失败-》米兰苑沙发4个月的技术积累-》技术角度切入互联网

详细版:

得从第一份工作谈起。

2013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福州,嵌入式硬件。

同年8月初,建兴离职,当他亲自跟我说的那一刻,我很震惊,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我都不敢相信,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我完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建兴走后,我开始不安,毕竟自己能力没什么长进,公司也没给安排什么事做,当时硬件部门是真的比较闲。我来慧翰的日子不长,混的比较熟的人不多,看着他们陆陆续续的离开,心理不是滋味,内心的不安也在加重。

7月份的时候,小飞告诉我找到iOS的工作了,当时也没什么感觉,没去多想,直到建兴的离开,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一直到8月底,终于有了结果。期间还接触到了格局生涯这个学习的平台,对我做出转行到互联网的决定也有一定的帮助。

9月参加了格局的课程,同时在一段时间的权衡利弊后,终于决定转行做iOS软件开发。我不否认,这跟小飞的成功转行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成功入行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同时在格局的学习,也让我充分了解到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机会。

11月,扔掉一切可以扔掉的东西,杀向广州。路过厦门,坐BRT经过学校门口,却不能下车进去看看,实乃遗憾。

到广州后,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做了一个行业分析报告,准备拿着它去求职,结果没戏,技术岗位有硬性要求,遂从头开始进行技术积累,此过程的时间分布大概是酱紫:c语言一个月->c++一个月->iOS一个月。

2014年4月开始找工作,51job上所有招iOS的公司都投了一遍,几乎走遍广州市每一个角落,也见识过在底层挣扎的IT企业。一直到5月初,才找到一份iOS开发的工作,终于算是入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发展迅猛的行业。刚开始的薪水要求略高,被拒N次才明白过来。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简单版:传统行业转互联网创业企业-》传统外包公司-》互联网正规军创业企业。

详细版:

第一个企业主要是去维护一个已经成型的app,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另一个工程师带我入门,这段时间也是很好的缓冲,因为是新手,我有相对比较宽松的时间来学习和成长。两个月后该企业资金链断裂,公司解散。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企业成长起来会很快,倒闭的速度也不会慢。

后续进入一家IT外包企业,有机会独立负责一个模块,技术上成长较为迅速,对自信心的恢复也有不少的帮助。外包公司好的地方就在于其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新手作为转行的一个切入点。不好的地方也在于此,它是客户驱动型,只管功能不要求技术细节和架构,我们三个人的团队,开发工作做的很乱,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现在在一家互联网正规军出来创业的企业,感觉还是正规军靠谱,无论是技术架构和态度上,还是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上,互联网的基因无处不在。创始团队和企业背后投资人的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影响。对于个人来讲,除了技术成长更加规范化,还能体会到跟优秀的人共事时那种畅快的感觉。

转行的总结

简单版:

前段时间跟小飞聊天的时候说到: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啦。

这货微微一笑。

详细版:

钱还是很重要,我现在写这篇总结时的心态,跟原来失业状态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城市准备一定的应急资金或者有一两个土豪同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Follow your heart,转行不可怕,从零开始也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至少拒绝掉那些不想要的。

对于这种对人生比较重大的决定,尽量争取到家里的支持,至少安抚他们使其不要添乱。如果前期资金紧张,这个过程内心会挣扎,来自家庭的支持可以让你更专注。

切入移动互联网比我想象的难,切入后的发展又比我预料中快一些。整体上感觉OK。

从时间上看,我的职业生涯是割裂的。切入互联网的前半年时间里找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干了2个月,第二份干了3个月。这些经历可能会对我有负面影响,不过整体上也还好,职业生涯虽然碎片化,但是技术实力上保持稳定进步,这才是立足之本。

一路走来,发现最重要的其实是关键时候的几次选择,其他都是按部就班。

特别鸣谢:

感谢赵老师感谢格局感谢王洁、哑铃同学。感谢小飞小辉俩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