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本书整体上比较鸡肋,书名和内容不太符合,缺少趣味性,也不能指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决策,或者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跟我最初买它的目的不符。

1.自利是组成社会的有效方式。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曾说:“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盘算自己的安全,只盘算自己的获利。而他在这么做的时候,如同很多其他情况,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去促成一个与他本意无关的目的。虽然与他本意无关,但也不会因此使社会更糟。借由追求自身的利益,他频繁的促进了社会利益,比他认真设想促进社会利益还有效”。

2.如果有个东西你想要少一点,就用租税抑制它;想要多一点,就用补贴鼓励它。

3.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当你做一个选择时,你没有选择的东西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机会成本”。

4.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非生产者。

5.没有哪个人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也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因此,取舍是不可避免的。在人们有各种技能与欲望的现代经济社会中,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6.做自己做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

7.分工:经济学的一部分,即是了解并分析市场经济每天所协调完成的丰功伟绩。

分工为生产商品和厂商与国家经济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利益。

分工使工人能聚焦于他们最适合做的事,又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分工使企业得以利用规模经济。

8.历史数据显示,虽然新技术已经使某些产业与工作被淘汰,但也创造了新的产业与工作。此外,运用这些新技术,能使劳动更有生产力,享有更高的工资。

9.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发生在一个人找工作被拒绝或是比同样工作者薪资低的时候,理由是这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宗教或某些因素。

10.劳动力是一个市场,你的薪资及福利,是根据你的产出定出的价格。

11.折现值,它是把未来所要得到的款项,如果现在就回收,会值多少钱。

12.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的力量。

13.市场竞争的力量可以鼓励创新与提高效率,并惠及消费者。但是,在某些泾渭分明的情况下,当市场竞争无法良好运行时,政府可以扮演有用的角色,作为经济竞争的仲裁者。政府也是安全标准、财务报告正确性与信息揭露的合理仲裁者。当市场力量的结果似乎不受欢迎时,真正的挑战是发掘根本问题,并据此设计对策。判断该问题是有关垄断、卡特尔、限制性的商业成规、自然垄断、再也不需要管制的产业,还是需要某种服务的低收入民众。与其采取极端赞成或反对管制的封闭态度,更明智的做法应是见招拆招。

14.当某些人从公共物品中受益,却没有付出相对合理的成本时,经济学家把这个问题称作“搭便车”。缴税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问题。

15.社会保障网不应是令人难以起身的吊床,而应能缓冲你掉落下来时的力道,并让你再弹上去。

16.政府在处理市场问题时可以扮演有用的角色,但它的行动也是不完美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自身更大或另外的问题。

17.思考经济政策时,你的挑战在于保持务实。要诚实面对市场发生的问题,答案要明确。对政府的作为要实事求是,坦然面对权衡取舍和风险。当你采取这种方法时——无论最后得出什么样的政策结论——你的思考方式就像经济学家了。

18.人均GDP较高的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

19.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20.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GDP的定义是: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GDP只包括成品,不包括投入制造这些商品的中间产品,例如投入制造汽车的钢材、投入制造椅子的木材等。

举例来说,GDP会反映你买的新车,但不会反映你卖给邻居的二手车;会反映你建造的新房子或装修旧房子的成本,但不会反映你买的旧房子。你买卖的公司股票也不会被计入GDP,因为它没有创造任何东西,只是交换,只有股票经纪人的手续费被当作服务器计入GDP。股市的大幅涨跌对GDP也完全没有直接影响。

21.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唯一会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

22.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每一工时的产出增加,或是每位员工的产出增加。生产力增长的三大驱动力因素是:实物资本增加(即有更多的资本设备让员工使用)、更多的人力资本(员工有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技术(即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这三个因素会一起运作。

23.如果你用类似方法分析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原因,你会发现生产力的增长主要来自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较少来自新技术。

24.从个人角度来看,失业会伤害没工作的人。个人的损失不单是没有收入而已,远甚于此。失业会带来社会问题,从家庭的沉重压力到健康变差,甚至引起社会犯罪。从社会层面来看,失业会缩减国家经济规模。

25.贸易顺差与逆差,谈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且有对外投资的流出。

26.当政府的支出超过税收时,去哪里筹钱?答案是发行债券。

27.银行的放出的贷款资金,可能恰好接近法定准备金率的边缘。如果银行算错了,导致它不能满足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那它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论上是隔夜)借钱,来平衡放款和存款,以符合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银行经常为此互相借钱,如果银行为此向中央银行借钱,所需支付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所以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一种方式。

28.相似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会给国内生产者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有助于低价和创新。

29.遭遇金融危机的郭嘉都有某些共同点:GDP会大幅萎缩。

30.凯恩斯法则(需求创造其自身的攻击)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撒伊定律(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倾向于更注重长期。

31.使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或购买力提高的政策,称作扩张性或宽松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与增加支出;反之则为收缩性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增税或减少支出。